購物車 | 常見問題

疾病預防與營養飲食管理


分享:

心血管疾病的成因與食療

系統編號:
797742
售價:
NT$ 1
配送方式:
付款方式:


心血管疾病的成因與食療

 

 

 

血管脂肪化 造成 動脈硬化、心臟病、中風

 

血管壁因膽固醇或脂肪堆積,導致其變硬、變厚、變脆,而造成血管脂肪化(Atherosclerosis)或動脈硬化(Arteriosclerosis),血管脂肪化通常會影響主動脈、心臟、腦動脈、全身的血管,而造成四肢疼痛發冷、心臟病、腦中風、白內障等組織缺血缺氧的嚴重危害。

 

不良的飲食、肥胖、缺乏運動、壓力都是助長血管脂肪化的原因,故這類的疾病屬於「生活習慣病

 
 

與脂肪、膽固醇攝取量無關,但與脂肪的種類及代謝有關

 

身體無法有效地代謝脂肪&膽固醇,是血管脂肪化的關鍵原因,與飲食中脂肪或膽固醇的攝取量並無直接的關聯。膽固醇是細胞膜、神經組織的構成要素,也是合成膽酸的必需脂質;身體大多數的膽固醇是由肝臟製造,身體得不到滿足需要的膽固醇,就會自行製造。

 

血液中「脂蛋白」負責脂肪與膽固醇的運送,LDL(低密度脂蛋白,又稱壞的膽固醇)負責運送由肝臟合成的脂肪、膽固醇到各組織;而HDL(高密度脂蛋白,又稱好的膽固醇)則負責回收組織多餘的膽固醇回肝臟。磷脂是脂蛋白中,連結「脂肪、膽固醇」與「蛋白質」的接合劑(一端親油、另一端親水)攝取卵磷脂可以提高脂蛋白中磷脂的含有率,因此能提供較佳的吸附效果,避免過多的膽固醇堆積,故能預防動脈脂肪化。除了飲食攝取外,身體製造磷脂的營養素為:B(膽素、肌醇、B6)。 

 

另外,高等植物中含有植物固醇,因其結構與來自動物的膽固醇類似,可以與膽固醇在腸道中競爭,而阻斷膽固醇的吸收、增加膽固醇的排泄。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植物固醇屬於脂溶性,因此與新鮮的植物油脂共存。

 

飽和脂肪的溶點較高、不飽和脂肪的溶點較低,故在人體內流動性佳,故應減少攝取飽和脂肪,而攝取不飽和脂肪酸具有降低LDL(低密度脂蛋白,壞的膽固醇)的效果。其中不飽和的Ω3脂肪酸(ALAEPA、DPA、DHA等)是飽和脂肪、膽固醇利用必需的脂肪酸,能降低LDL。但因Ω3脂肪酸極易氧化,必須同時補充維生素AE,並注意不要攝取過量(參見DRI認識脂肪長期補充維生素可能有害?),否則也易因接受過量的自由基而受傷害。而動物性脂肪中除了有流動性較差的飽和脂肪外,存在另一種不飽和脂肪酸「花生四烯酸」,攝取過多容易引起過敏及發炎,因此應避免攝取過量。另一種人工介入的局部或全面氫化的反式脂肪,不僅會使LDL攀升,還會讓HDL(高密度脂蛋白,好的膽固醇)下降,是飽和脂肪的幾何平方倍,飲食中更應刻意避開。(研究發現,動物性的膽固醇,在超過120度就會開始氧化,因此使用飽和動物性脂肪進行烹調或料理動物性肉品的溫度太高或時間太長,都具有健康上的風險。)

 

新鮮的堅果、胚芽、黃豆...新鮮植物油脂中,富含「維生素E」,具種高效的抗凝血酶,能使血管擴張、抑制血液凝結、血塊產生,並能強化血管壁,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營養素。但單方劑量過高(>300IU)的維生素E補充劑,則不適合長期服用。
 

 

推薦食物:減少畜禽肉類攝取(含動物性脂肪、欠缺纖維)、大豆(蛋白質最佳來源、卵磷脂)、好油脂(酪梨油、堅果、鯖魚、鮭魚、橄欖油、亞麻仁油、琉璃苣油…等)、含植物固醇的天然植物性食物&植物油。油脂中,能降低壞膽固醇LDL並提高好膽固醇HDL的首選是「新鮮酪梨油」,而「新鮮椰子油」也具備可顯著提高HDL的能力,但大多數的椰子油受限於其製程簡陋及潔淨度對健康並不適正面的。

 

吃太多糖/精製糖會造成心血管的危害

 

飲食中攝取過多的糖、精緻醣類(白米、白麵)...等高GI飲食,也常會缺乏代謝吸收所需的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而攝取的醣類超過身體熱量的需要,便會形成脂肪,並造成血壓上升、LDL(低密度脂蛋白,壞膽固醇)上升。因此也被視為血管脂肪化的主要原因。(2014年美國疾管局CDC主導的研究顯示,糖的攝取量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強烈相關,排除了年紀、性別、教育程度、種族、抽菸、不運動…等可能相關的因子後,熱量中「添加糖(added sugar)」攝取大於25%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是糖攝取小於10%的2.75倍)。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添加糖的攝取量,應小於總熱量攝取量的10%。美國心臟協會更嚴格建議女性每天糖的攝取量應小於100大卡(25公克),而男性小於150大卡(37.5公克)。

 

每天攝取25公克大豆蛋白可以降低膽固醇並減少心臟疾病之危險性

 

多年來的許多研究顯示,大豆蛋白可降低血液中的壞膽固醇(LDL)、三酸甘油脂;除了其中的卵磷脂外,Murphy等人(Eur. J. Biochem 216:639-651,1993) 發現Genistein(去醣基異黃酮,金雀異黃酮)可阻止膽固醇氧化,減少血小板凝結,以減少動脈硬化。因此1999.10.29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每天攝取25公克大豆蛋白可以降低膽固醇並減少心臟疾病之危險性的聲稱」。(對女性而言,異黃酮素在女性更年期後,也可發揮女性荷爾蒙保護心血管的角色)

 

 

壓力會導致血管脂肪化

 

壓力會消耗掉脂肪消化、代謝、利用所需的營養素(蛋白質、維生素A、B群、C、E、P、鉀、鈣、磷、鎂…等),因此醫學研究也發現單單壓力就會造成血管脂肪化。因此,面對壓力時,應特別注意飲食的均衡,並要特別補充可協助抗壓的營養素(維生素C、鈣/磷、B群)。

 

鈉的攝取是高血壓的原因之一

鈉會使水分滯留體內,增加心臟和循環系統的負荷,而鉀、鈣、維生素D,可協助身體排泄過多的鈉。

 

 

運動與食物纖維有助於降低膽固醇

 

 

根據《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報導,一週快走3小時以上,可降低35-40%罹患心臟病風險;運動能提升心肺功能,也能優化新陳代謝、促進腸道的蠕動、並增加心臟病人的存活率。

 

哈佛大學刊登在《英醫學期刊(BMJ)的研究指出,吃纖維能提高心臟病人的存活率,每天多吃10公克纖維,可以降低15%死亡率;纖維能延緩消化系統吸收醣類的速度、促進腸道的蠕動、縮短有害物質停留在腸道的時間、並能吸附膽固醇排泄出體外。而富含纖維的蔬果,不但有纖維,還有對生理機能幫助極佳的植化素、維生素。

 

其中「維生素C」不單能抗壓力,因其是細胞結締組織(膠原蛋白)形成的重要營養素,因此能使「血管壁」強韌而有彈性。

 

國人攝取蔬果的量絕大多數都嚴重不足(衛生福利部建議「蔬果579」建議小朋友每天吃5份蔬果、女性7份、男性9) 。依據調查結果台灣蔬果攝取不足者,超過九成以上。

 
 
 

 

 
 

 其他可能對心血管有益的食物

 

例如:紅酒、黑巧克力、咖啡、綠茶等,在個人體質許可下,可以慎選安心的來源適量(不能過量將有副作用)、愉悅地食用。

 

 

 

 

 

預防/改善心血管疾病之飲食生活原則摘要

 

 

1.減少飽和脂肪(特別是動物性)/避免反式脂肪:減少畜禽肉類的攝取、不吃使用反式脂肪的油炸食物&麵包糕餅。

2.吃好油(單元不飽和脂肪、多元不飽和脂肪平衡,參見「認識脂肪」)並攝取天然的維生素E(<300IU)

3.每天吃非基改大豆食品(攝取優質植物完全蛋白取代肉類、卵磷脂、異黃酮素)

4.運動並攝取充足的蔬果纖維(纖維、植化素、維生素、礦物質、植物固醇的重要來源)

 

 

如果您有心血管疾病,或高血脂、高膽固醇等異常現象,不妨依照上述的原則試試看。

 

 

 行動電話: 0800555022 聯繫郵件: yymiki01@gmail.com 聯繫地址: 崇明路187巷2號11樓 東區 台南市 701
YYMIKI版權所有盜用必究